学院新闻
您所在位置:首页 > 走进SNAI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新能源照亮绿色校园,学院能源中心70KW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
日期:2023-08-17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为构建和谐美好的低碳校园共同努力,不仅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也是学院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落地,财政部及其直属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家节能减排行动,推进各项新能源利用措施落地,以能耗统计上报、资源能源节约评价打分等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水平。学院能源中心70KW光伏并网发电项目作为其中一项举措,利用现有屋顶,借助我国光伏发电先进技术,不仅保障校园电力供应,还一定程度降低用电成本。总结该项目管理的有益经验,对助力学院能耗管理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节能降本 预算保障稳落地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各项工作指导方针,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动摇。今年初经党委会审议,在做好部门关键业绩指标及增收节支工作的前提下,学院对部门2023年度经费预算指标及额度进行了核定,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确保可压尽压、应压尽压。部党组及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是光伏项目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在压缩年度各项支出的情况下力保该环保项目,将能源中心70KW光伏并网系统建设项目列入年度建筑设施大修工作计划,推动学院节能降本的同时,为国家实现“十四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二)试点先行 以点带面促节能

  前期我部在7号公寓屋顶尝试建设了340W小型光伏发电设施,目前已累计发电5800余度,基本满足院内5、7号公寓48盏廊灯夜间照明用电需求。考虑学院屋顶资源充足,建筑体数量多、较分散且多为平屋顶,屋面大部分朝向南偏东约33°,太阳能开发利用资源条件较好。我部拟以能源中心较大规模光伏发电项目成功运行为契机,充分挖掘学院既有屋顶资源,在公寓楼、教学楼等屋顶大力推行光伏等新能源的综合利用。同时持续推进各项智能化改造,利用算法确保变化的太阳能产生稳定的直流输出,实现直流并网,减少交直流转换功率损失,并探索光伏发电“反哺”市政电网方案。

  (三)精密设计 因地制宜保成效

  本项目采用128块550Wp国产单晶硅电池组件,选用的逆变器体积较小,故将逆变器配套支架通过螺栓安装在混凝土墙上,然后通过螺栓固定逆变器即可。项目利用能源中心现有屋面,周围无遮挡物,全年太阳总辐射曝辐量为4779MJ,属于太阳能资源等级的丰富等级,屋面结构经第三方鉴定,满足光伏系统安装要求。在既有建筑上建设光伏系统,我部在方案设计上选用阵列、轻质结构安装形式,采取将支架安装于水泥配重块的安装方式,配重块放置在屋面上,不破坏原有屋面防水、保温等结构。以简单的形式实现系统的安装便捷,使其既可满足建筑载荷要求,又可满足组件结构强度的要求,确保改造项目中不出现建筑结构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消防系统的功能要求,从防火、灭火、排烟、救生等方面均有完善设计,做到防患于未“燃”,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

  (四)强化监管 多管齐下提品质

  本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根据电力公司要求采用380V接入的方式进行并网。为提升工程品质,后勤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强化对外包工程质量的监管。一是前期介入,会同施工监理就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等对照合同条款、工程建设规范开展例行检查;二是过程介入,要求学院工程监管人员会同监理公司对工程建设每道工序、每个隐蔽工程都必须亲临现场察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三是例行检查与突击检查结合,要求学院负责工程项目人员每日至少两次去工地检查施工情况。同时,由部门主任牵头,不定期对工地开展突击检查,确保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四是严格项目验收程序,组织相关部门参与检测,层层签字负责,杜绝过场式验收。

  (五)项目示范 服务社会显价值

  截至7月份,光伏项目自4月份运行以来累计发电约2.5万度,经济效益明显。同时,根据去年底发布的《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通知,我部已申请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通过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各种节能措施,本项目各项节能指标均满足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是一个环保、低耗能、节约型的光伏发电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

  光伏发电系统具有无污染、无噪音、无排放的环保优势,且技术稳定可靠。能源中心光伏项目案例对于学院既有建筑屋顶光伏后续改造的铺开、新建研究生教育中心建筑设计及绿色低碳校园打造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意义,是一处可参观、可复制、可展示的近零能耗绿色项目示范。通过建设光伏电站,也为在校师生员工提供了解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真正实现绿色低碳校园。正如卢文彬院长在项目并网发电启动仪式上所说,学院一直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该项目是将国家绿色发展方针和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有效举措,学院今后将持续履行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积极推进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为国家“双碳”目标达成贡献SNAI力量。

( 供稿:后勤部 )